English

谦让史鉴

说文谈史
2000-10-05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,难免会发生一些摩擦,这是不足为怪的。而这些摩擦是完全可以在心平气和的工作中化解,根本不必“棱角”对“棱角”死不相让。有些人一事当前,以争吵声高或拳脚相加狠者为赢,为派头,以礼让三分、讲文明为败北者,为无能者,这实在是颠倒是非。

我们中华民族历来以宽宏大度的优良美德著称于世,这方面例子不胜枚举。江西婺源县思口镇村有一处明末清初民宅,其外墙拐角处特意砌一块青石,并总要特意去掉棱角。据当地百姓解释,当地村民建房时,在房子和邻居的房子相接或靠路边处,都要在外墙拐角上砌一块被去掉棱角的青石,以示谦让之意,而比邻居后建的房子往往棱角要去得更多,以表更谦让予以回敬。原来这是“谦让之石”。古人还有让它三尺又何妨的故事。故事说的是有邻居两家原来关系不错,后来仅因为了三尺宅地而争吵不休。为了争赢,其中一家给在外地做官的家人写信要求帮助,该官员遂写了一封家书,书信大意是:争吵不休为建房,让它三尺又何妨,万里长城今犹在,何处可寻秦始皇。意即历史长河绵远悠长,一己之小事何足斤斤计较。家人读罢此信,顿开茅塞,照此训示做了,结果两家和好如初。上述两则,都生动体现人们的谦让大度给社会生活祥和团结带来的良好氛围。正是由于我国重视谦让、礼仪,才被世人称为礼仪之邦。

在几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史中,倡导谦让大度是以一贯之的。晋代习凿齿说过:“功高而居之以让,势尊而守之以卑”。这样不但不会矮化自己,相反却使自己更尊贵。唐朝魏征在《群书治要·老子》中说:“地洼下,水流之;人谦下,德归之。”有远大志向者度量则更须博大。宋代苏轼在《留候认》中说:“天下有大勇者,卒然临之而不惊,无故加之而不怒,此其所挟持者甚大,而其志甚远也。”苏洵亦认为:“一忍可以支百勇,一静可以制百动”。林逋在《省心录》中说:“和以处众,宽以待下,恕以待人,君子人也”,否则“志大量小无勋业可为”,他认为志向再远大,度量窄小同样建立不了什么大功业。

对于如何做到谦让,历代亦有不少阐述。首先要怀有真情实意。汉代韩婴在《韩诗外传》中说:“与人以实,虽疏必密,与人以虚,虽戚必疏”。要谦逊还必须讲求方法。清代金缨在《格言联壁·接物》中说:“人好刚,我以柔胜之;人用术,我以诚感之;人使气,我以理屈之”,使谦让真正得到好效果。要做到谦让,还要“克己”,要“忍”字当头。清朝王豫认为要过“克己”难关,他在《蕉窗日记》中写道:“二十年治一‘怒”字,尚未清磨得尽,以是知克己最难”。清代杜文澜则以“忍之一字,众妙之门”观之。至于“让人”,《左传》说:“让,礼之主也”。《旧唐书》则云:“位极将相,无忘谦让”。“径路窄处,留一步与人行”。他甚至还劝说对于恶行应“觉人之诈,不形于言;受人之侮,不动于色”地予以防患。同时,他认为感情一超脱,心里就安闲,即“水流任急境常静,花落虽频意自闲”。清代史襄哉亦认为:“恭可平人怒,让可息人争”。“招殃之端,莫很于气性;避祸之法,莫过于忍让”,“忍是家中宝”。

在日常生活中,谦让大度是我们随时必须注意的问题,它既体现个人的道德修养,做好各项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,同时也是我们巩固社会祥和安定团结局面的好办法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